今年上海将共建200个智慧健康小屋,2021年基本实现每个街镇至少有一家标准化智慧健康小屋。
近日,上海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今年市政府实事项目,上海年内将建设80个智慧健康小屋,杨浦、普陀等区的首批智慧健康小屋已率先“试运行”;至2021年全市每个街镇都将有智慧健康小屋,逐步从居住社区延伸至学校、企事业单位、楼宇等功能社区,并通过智慧健康设备延伸至居民家中。
据了解,智慧健康小屋将配备“一体机”——能够提供身高、体重、脂肪、血压、体温、血氧、腰臀比、血糖、胆固醇、尿酸、心电图10项体征指标的测量,所有的测量器械都整合在了一个可以滚动的手推设备上,可以在这一个“手推车”上完成上述所有体征指标的测量。设备提供刷社保卡、身份证、刷脸认证,以及录入手机号、身份证认证。
作为一个以互联网为传输媒介的健康设备,居民可以通过自己的身份证/社保卡/医保卡在设备上进行基本信息的读取,之后按照设备上的语音提示进行体征测量,测量完毕之后,设备会自动打印出本次测量的体征信息小票,或者手动选择打印健康自测单,以便于居民对自己的近期身体状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与此同时相关的基本信息和测量的体征数据均会自动同步至健康管理工作站,提供给医生作为临床参考的数据。
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家庭医生的健康管理关口延伸,智慧健康小屋将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缩短家庭医生与居民的物理距离,帮助居民学会自我健康管理。
为让更多市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上海不断加强基层卫生服务的同时,大力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介绍,目前上海已组建55个区域医联体,实现医联体网格化建设全覆盖,三级医院均参加各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并发挥引领作用;东、南、西、北、中5个儿科医联体覆盖区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签约284家医疗机构,稳步推广20余项儿科适宜技术。
邬惊雷进一步指出,上海将继续推进区域和专科医联体建设,启动区域医联体综合绩效考核,重点推进“新华-崇明”、“九院-黄浦”、“六院-金山”3个医联体建设。同时,根据服务半径、服务人口等要素,上海将在全市布局58个医疗服务圈,大力推进建设一批“布局合理、标准统一、功能匹配”的区域医疗中心,上连市级综合和专科医院,下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研究二级、三级医院对社区的支持政策和上下联动机制,探索医保、人事、价格、财政投入等配套政策。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介绍,近年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在推进卫生协作机制建设、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共享、信息互联互通对接、医保异地直接结算、医疗人才培养合作等方面进行有力探索,为一体化打好基础。未来,三省一市还将打造标准规范统一、信息互联互通、服务便利有序、医学科技发达的“健康长三角”。